各学院、部:
为加快推进我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,根据《关于开展2023年校企合作课程立项建设的通知》(晋科院教〔2023〕154号)要求,学校组织了2023年校企合作课程建设项目立项评审工作,经学院遴选推荐、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,现将立项项目予以公布,并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立项课程
确定将《中医临床护理》等12门课程立项为山西应用科技学院2023年校企合作课程建设项目(详见附件)
二、建设任务
(一)更新课程教学内容
打破知识传授主导的传统课程模式,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,将科学研究新进展、实践应用新成果、社会需求新变化融入课程教学内容,融合高校基础研究、应用研发能力和企业行业产业前沿技术、产品研发经验与成果,最大程度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、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需要,应当有不少于四分之一的教学内容直接来源于企业,且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内容更新。
(二)创新课程教学方法
课程教学过程基于产教协同共同实施,促进真实场景下的真学真做,重构师生、教学关系,重塑课程教学新形态,将理论学习、知识转化、能力培养有机贯穿于课程整体教学中。突出实践教学环节,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,优先支持实践教学在行业企业真实场景授课的课程。合作课程由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共同授课,企业人员授课学时比例校外教师不低于四分之一。鼓励教师积极推广实施案例式教学、项目化教学、任务式教学等实践驱动的新型教学方式方法。
(三)优化课程教学资源
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教学大纲、课程授课计划、教案、课件、教学案例等教学文件的制定和优化,强化教学文件内容的实效性。
鼓励校企深度融合开发建设数字图书、慕课、微课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、项目案例库等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。
(四)改进课程考核评价
突出学生素质提升导向,注重学习成果评价与能力评估,实施多元化评价改革。坚持多元化评价,突出实践性成果,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鼓励以文案、报告、作品、方案等为载体的团队式、小组化考核,重点培养学生面对真实场景下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。
(五)重视教学团队建设
建立专任教师定期赴合作单位学习制度,加强教师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,课程团队每位专任教师每2年须有累计不少于1个月到企业或一线的实践经历,全面提升团队产教融合意识、产业敏感度,持续提升“双师型”教师比例与水平。常态化开展课程建设、集体备课、听课评课等教学研讨活动,协同提升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的组织能力。
三、项目管理
校企合作课程项目周期为1年,2023年10月-2024年9月。2024年10月左右组织开展项目结项验收。
四、相关要求
各学院应对照《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校企合作课程建设项目结项验收标准》,对校企合作课程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全过程指导与督查,并积极做好与校外企业(行业)的沟通协调,为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,确保课程按期高质量完成建设。
附件:1.山西应用科技学院2023年校企合作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名单
2.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校企合作课程建设项目结项验收标准
教务处
2023年11月23日